崔振寬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中華藝術網 日期:2013/01/12   編輯部

崔振寬 百度百科

陝西省長安人,1935年生,1960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美術家協會理事,陝西國畫家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出版有《崔振寬畫集》、《崔振寬山水畫集》數種。在《美術》、《畫刊》、《榮寶齋》、《美術觀察》等專業刊物多次發表作品、論文及評介文章。多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成都現代藝術館收藏。曾出訪日本、美國、法國、德國,進行學術交流,舉辦畫展。

 

基本介紹出生介紹

崔振寬,1935年7月1日生,陝西西安人。

擔任職務

1960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並留校任教。  崔振寬

1962年任西安特種工藝美術廠工藝美術師。

1983年任陝西國畫院畫家,現為該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陝西分會理事、藝委會委員,省文史研究館詩詞書畫研究員。擅長山水畫,喜以密線繁點表現大自然。作品《黃河讚歌》入選各省市自治區慶祝建黨60周年美術作品選展,藏於中國美術館;《喜迎春》選送丹麥展出;《春到陝北》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其作品並為天津藝術博物館等處收藏,陳列於人民大會堂。[1]

個人作品

1988年在陝西舉辦個人畫展,同年隨省美術團訪問日本。

1989年《中國書畫》發表作品及論文《過程與結果》。

1990年在臺北隔山畫館舉辦個人畫展,出版《崔振寬畫集》。

1991年論文《才力和毅力—羅平安的突破與昇華》發表於《藝術界》(1991年第3期);香港《文匯報》兩次整版發表作品及評論。

舉辦畫展

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霜林》、《秋原》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美術》、《中國畫》、《國畫家》、《東方書畫》同時發表作品30幅及評論文章4篇。《陽關暮曛圖》參加第8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出版《崔振寬畫集》。

1995年在陝西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文化藝術報》整版發表作品。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崔振寬山水畫邀請觀摩展”,並舉辦大型學術演講。

1996年訪問美國,參加《中國畫傳統與現代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訪問法國,並舉辦4人聯展。

1997年《書與畫》發表作品7幅及論文《試談山水畫創作的心理機制》。在陝西國畫院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文化藝術報》整版發表作品及論文。9幅作品參加“陝西當代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出。[1]

作品入編

1998年《秋林》參加“當代山水畫·油畫風景展”,《焦墨山水》參加江蘇畫刊首屆雙年展;《秋原》入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山水卷);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畫創作研討會”和觀摩展。

編輯本段藝術生涯1935年七月生於西安,祖籍陝西長安。

1960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留校執教。

1962年下放至西安特種工藝美術廠工作。

1977年六幅焦墨山水入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山水畫稿》。山水畫《今日蜀道》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979年為人民大會堂陝西廳畫《秦嶺寶成鐵路》。十幅山水小品由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1年調入陝西國畫院任專職畫家。《黃河讚歌》參加由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各省、自治區慶祝建黨六十周年美展",後由中國美術館收藏。1983年12幅作品參加由陝西省文化廳主辦的“陝西風光畫展”,入編《陝西風光畫選》。

1984年《春到陝北》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

1985年四十餘幅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陝西國畫院作品展覽”,《秋雨》由中國美術館收藏。《喜迎春》在《美術》1985·5期及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編的《中國畫新作選》發表。《冊頁二幅》在《中國畫》發表。九幅作品參加由中國展覽公司主辦的赴丹麥、冰島巡迴展。十幅作品參加在廣東畫院舉辦的“陝西國畫院作品展”,兩幅作品由廣州美院收藏。被吸收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選美協陝西分會理事。

1986年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陝西美協、陝西國畫院聯辦“陝西楊陵·中國畫傳統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中國畫傳統筆墨的現代價值》在《美術》1986·9期、《中國畫》1986·3期、《造型藝術研究》1986·10期、《藝術界》1986·3期發表。作品二幅在《美術》1986·10期發表。

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塞上洪波》在《中國畫》

1987·1期發表。九幅作品入編《陝西國畫院作品選》。

1988年在陝西美術家畫廊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五十餘幅。同年與張振學、郭全忠、程征出訪日本進行學術交流。

1989年《中國書畫》發表作品五幅及論文《過程與結果》。

1990年在臺北市隔山畫館舉辦個人畫展,出版《崔振寬畫集》,收入作品五十七幅。《藝術家》90·3期發表作品四幅及錢志強文章《妙悟與通神--談崔振寬的山水畫》。

1991年香港《文匯報》9月、11月兩次整版刊登作品及楊雲峰文章《根·在生命的沃野》。作品《西北風》發表於《美術》1991·3期。為《羅平安畫集》撰文《才力和毅力--羅平安的突破與昇華》。

1992年河西走廊采風歸來創作作品數十幅。

1993年作品《祁連風雪》應邀參加“韓中美術家聯展”(韓國)。

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四十餘幅,並舉行學術研討會。《中國畫》1994·3期刊載文章《美術批評家談"崔振寬畫展"》,發表作品14幅及錢志強文章 《筆濤墨海化心聲--讀崔振寬的畫》。《美術》1994·4期發表作品5幅及張炬文章《筆墨情深》。《國畫家》1994·10期發表作品3幅及郎紹君文章《筆墨、西北景觀及其它--兼談崔振寬的山水新作》。《人民日報》海外版及《中國日報》發表作品3幅。四幅作品入編河南美術出版社的《現代中國畫史》。《陽關暮曛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  崔振寬作品

[1]1995年在陝西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四十餘幅。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崔振寬山水畫邀請觀摩展,展出作品三十餘幅,並舉辦大型學術講座。

1996年應旅美畫家吳毅先生邀請,與郎紹君、朱道平、王寧宇訪問美國,參加"中國畫傳統與現代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觀紐約、華盛頓、費城、普林斯頓、波斯頓、芝加哥等地藝術博物館。與江文湛、陳國勇、傅嘉儀應邀訪問法國,在拉瓦爾市博物館舉辦“中國書畫四人聯展”,展出作品十餘幅。參觀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藝術博物館。

1997年《書與畫》97·1期發表作品7幅論文《試談山水畫創作的心理機制》。在陝西國畫院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二十餘幅。9幅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及江蘇美術館展出的"陝西當代中國畫展",7幅作品入編《陝西國畫院作品選》。

1998年作品《秋林》應邀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98中國國際美術年--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作品《焦墨山水》應邀參加南京·加拿大世紀之星--中國藝術雙年展,並由《江蘇畫刊》發表收藏。作品《秋原》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長安十家·崔振寬畫集》,收入作品15幅。1999年《旱原》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焦墨山水》應邀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

2000年在陝西美術館舉辦“2000·崔振寬新作展”。《冬》入選《中國當代美術·1979-

崔振寬畫作(30張)1999畫集》。《老街》參加由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畫高級人才成果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國畫研究》2000年1期發表作品14幅及陳雲崗文章《筆墨總關情--崔振寬作品芻論》。入編《中國美術年鑒·2000年卷》。《高原樂居》參加中國美協藝委會主辦的“中華世紀之光中國畫提名展”。與石英參加北京世紀藝術交流中心赴西歐美術考察團,參觀巴黎、馬塞、羅馬、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梵諦岡、馬德里等地藝術博物館。

2001年作品十幅參加中國美協藝委會主辦的“中國當代百家畫扇精品展”,作品兩幅參加中國美協主辦“新世紀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作品十幅及陳孝信文章《真宰上訴天應泣·論崔振寬山水畫新作》在《藝術界》2001·3-4雙月刊發表。作品十幅及邵養德文章《古道西風--評崔振寬的山水畫》在《藝術家》2001·6發表。作品一幅參加由中國美協、炎黃藝術館主辦的"情系西部·中國畫邀請展。作品《秋原》入選由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百年中國畫展,入編《百年中國畫集1901-2000》。作品《家園》入選由文化部藝術司等單位主辦的"全國畫院雙年展·首屆中國畫展,入編《全國畫院雙年展·首屆中國畫展作品集》。2011年4月,參加“長安精神陝西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多幅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被展出。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1997年崔振寬創作的《胡楊系列》發展了崔振寬在90年代中期飽滿的構圖方式,在這裡超越形體與輪廓成為首要的結構因素,胡楊林的頑強的生命力與自然環境的惡劣,在茂密交織而又扭曲纏繞的點線交織中獲得鮮明的表現。

 

白鹿原之二

173×130cm1998

1998年的《白鹿原系列》將鄉村農舍的再現置於最低限度的簡約表達,突出了自然環境的蒼涼與粗獷,反映山巒與叢樹的結構性線條與繁密的短線和不同深淺的皴點所疊壓,在苦澀中呈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1999年的《空穀系列》或以渴筆皴擦為主,或多層罩染為主,黑白的分佈處理很好地整合了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局部用筆的生機活潑,並沒有削弱而是加強了整體的構造性。

《渭北系列》更注重中近景的特寫,一方面做減法,在畫面上減弱了物體的形象描繪,拉平了輪廓的前後關係;另一方面做加法,增加了局部筆墨的厚度與整體力度。圍繞畫面的中心有一個較為明亮的團體結構,整體的明暗關係從屬於這一核心,揖合朝向,各自有序。

《南疆系列》更是用筆老辣蒼勁,具有塞尚繪畫中的結構性力度。作於2000年的《陝北系列》則疏朗有序,從容不迫,在整體統一而局部各異的點線組織中見出一種沉靜豁然的人生境界。

 

紫陽之五

193×140cm2000

從《紫陽系列》多變而又強勁的線型組織來看,崔振寬對於不同的題材和景物已經能夠以變應變,不拘成法,超越物質性的層面而趨向心靈的自由抒發,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筆墨意象。身處西部的長安,雖然少了許多當代流行藝術的資訊,但心遠世俗的塵囂,崔振寬直面自然,吐納生氣,在意隨筆走、筆由意行的創作過程中獲得了常人所難以品味的審美快感,正如石濤所說,山水畫家不應為世俗生活和外物所蒙蔽,“我則物隨物蔽,塵隨塵交,則心不勞,心不勞則有畫矣”。

由崔振寬數十年的持續探索,進一步驗證了中國畫的創作特性,即不以一時一地的文化資訊和變化不居的觀念更替為動力,而是“吾道一以貫之”,以中國畫的博大傳統為資源,以持續的藝術語言的深化與革新為主因,尋找對當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切入和獨特表達。在這裡,執著敬業的藝術態度和不懈的實踐仍是深入中國畫藝術堂奧的不二法門。

崔振寬的山水畫也堅定了對中國畫的發展信心,即它在新世紀對於整個人類的文化意義。1998年上海水墨雙年展的活動在日本國家電視臺NHK播出後,引起日本美術界的注意,來自日本的著名藝術家、評論家清水敏男等人的觀點值得我們關注,他們認為:

一、以融合與拓展為主題,以中國傳統的水墨形式體現現代人的精神活動,是中國這樣一個文化古國所特有的。

二、在世界各地區持有特徵的文化,在西方強勢文化影響下,已漸趨單一,上海雙年展聚集來自全世界的華人現代水墨藝術家,作品的展出與本身已構成一個行動--多元文化是必要的。

三、水墨藝術雖不能全部承擔東方藝術復興的重任,但水墨不僅是工具,而且是維繫東方精神的一個組成部份,這顯示了傳統東方藝術企圖在新時代復興的一種活力。

四、中國水墨藝術的發展,將大大刺激日本與亞洲的藝術文化發展,亞洲的現代藝術發展離不開中國的原創精神。


上一篇(陳傳席) 回目錄 下一篇(臺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回藝術家專區